从“水门事件”报道看美国权力对新闻媒体的操控

日期:2016/9/18    来源:本站原创
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原标题:从“水门事件”报道看美国权力对新闻媒体的操控

  

   摘要:曾被定位为“三流盗窃案”的“水门事件”最终开创了美国总统被迫下野的先例,但这并非仅仅是由于《华盛顿邮报》的追踪报道,其中还夹杂了诸多隐性而又不得不剖析的重要因素,即美国东、西部权势集团的斗争以及美国相关权力机构的广泛参与,正是这三者的有力配合,才使得“水门事件”水落石出。

关键词:水门事件;新闻媒介;权势集团;权力机构

中图分类号:G2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62-02

   1972年6月17日爆发了使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辞职的政治丑闻,即“水门事件”。尽管尼克松及其共和党领导班子多次否认其存在“窃听”民主党竞选内幕的行为,但是通过《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不懈追踪报道,最终于1974年8月8日将这一事件的原委呈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这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为深深地轰动了美国乃至全世界。而这一事件的揭露和发展有赖于美国新闻媒介,尤其是《华盛顿邮报》的不懈挖掘、美国权势集团的争斗以及美国国会和司法部门的参与。

一、新闻媒介的刺激

新闻媒介,既是国家发布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又是大众获得最新报道的重要通道,它是政府与公众进行沟通的中枢与桥梁。换言之,新闻媒介具有主动性、及时性特点。

就主动性而言,任何事件在发生之前必定会初露端倪,而出色的新闻媒介一般都会紧抓线索,这也就意味着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或者整个机构便会主动出击,努力挖掘事件背后的内幕。斯蒂尔森·赫钦斯于19世纪70年代创办了美国最具特色的报纸——《华盛顿邮报》,1933年,尤金·迈耶将其买下并制定了几项指导原则:

一份报纸的首要使命就是尽量报道能够得到证实的事实真相;份报纸应该报道就其所能了解到的一切有关美国和世界大事的事实真相;为消息的传播者,这份报纸应该遵守一般绅士所遵循的礼仪。[1]6

尤金·迈耶之女凯瑟琳·格雷厄姆于20世纪中后期将该报的发展推向历史巅峰,“《华盛顿邮报》已成为一张出色的报纸,这得到了全国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尊重良好的职业感的出版人的公认。”[2]348因此,由于《华盛顿邮报》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这必然会增添其挖掘新闻的主动性。

就及时性而言,新闻本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里将及时性特征突出强调,正是因为某些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它可能转瞬即逝乃至不被人们重视,但是或许它仍具备深度挖掘的潜力,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将其识别出来。1972年6月17日发生的“水门事件”原本将被当作一桩“三流盗窃案”进行处理,尼克松也极力否认与此事有任何关联。再加上美国忙于结束越南战争、总统举行第二次就职典礼等等重大事情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所以“水门事件”最初并没有引起选民的广泛关注,以至于尼克松得以竞选连任。但是由于《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始终坚信这一事件绝非一起简单的盗窃案,因此,他们在取得当时的总编辑西蒙斯和邮报老板格雷厄姆女士的支持后,对整个事件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追踪报道以及深度剖析。当然,他们也曾得到了那些掌握国家机密的“深喉”们的帮助,可以说《华盛顿邮报》为了弄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它对不同部门、不同阶层的人们均进行了采访、咨询,以致其报道内容的真实性无可置疑。换言之,“没有《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和出版者的勇气和坚持,这些欺骗也许永远不会曝光”。[3]111

也正是由于新闻媒介发挥了特殊的社会功效,才使得美国乃至全世界知道了事实的真相。这体现了新闻媒介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华盛顿邮报》在大众心中的地位。

二、美国权势集团的争斗

《华盛顿邮报》所揭发的“水门事件”虽然指出了相关权力部门滥用职权,但实质上这一事件的发生是由美国两大权势集团所操控的。尼克松总统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他曾说:“根本的问题是东部权势集团,这个集团已濒临死亡,所以他们不得不表明,尽管我们在对外政策和选举上取得了成功,就因为这个水门事件,一切是错误的,他们竭力利用这一点来概括其余。”[4]2

尼克松所指的东部权势集团兴起于美国东北部地区,这一集团的发展和壮大与建国后的美国历史走向息息相关。可以说,是美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促使东部权势集团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政治威慑力以及强势的文化控制力,而且其政策导向还影响着美国的内政外交。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崛起,美国西部地区紧紧抓住这一战略契机并努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这就使得与之相应的西部权势集团获得了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当然,经济中心的转移必定会带动政治重心的改变,美国两大权势集团的决定性优势就此发生逆转。

长期以来,作为共和党代表人物的尼克松由西部权势集团扶植与支持,他与以东部权势集团为靠山的民主党一直存在着诸多矛盾。1972年,当“水门事件”暂时被压下去后,尼克松决定要极力消除受东部权势集团控制的民主党的威胁。为此,他打算重组美国政府机构,即增强共和党对美国政坛的威慑力而抑制民主党的发展前景,这就极大地损害了东部权势集团的利益,而受其支配的《华盛顿邮报》则成为制衡尼克松改革的重要政治砝码。换言之,《华盛顿邮报》报道的“水门事件”虽然抓住了新闻事件,但是真正的幕后主使却是美国国内东、西部两大权势集团对政治权力的争夺与反争夺。

三、美国其他权力机构的参与

在美国,新闻媒介的地位素来不容轻视,它成为一个永久的,又并不一定总是忠于政府所有各个部门的反对派。[5]25由《华盛顿邮报》报道的“水门事件”,虽然受到美国权势集团的利用,但是新闻事件本身由于有众多证据加以证明,所以其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仅仅凭借新闻媒介——《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卡尔·伯恩斯坦的追踪,总编辑西蒙斯和邮报老板格雷厄姆女士等人的支持并不能把“水门事件”调查得水落石出,而美国国会和司法部门参与其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水门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总统极力否认与此事存在任何关系。但是随着《华盛顿邮报》逐步发现新证据、揭露新内幕,美国国会逐渐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为此,国会决定成立欧文委员会来对“水门事件”进行彻查。最初,欧文委员会的调查活动受到了尼克松总统的处处刁难,但是仍旧取得了一些收获,尤其是从被询问者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那里获知有关白宫录音带的消息。也正是因为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承认了总统室内有全部的录音,这才使得这一调查出现了峰回路转的局面,即美国司法部门与国会通力合作,并于1974年7月向众议院建议:“理查德·M·尼克松应该受到弹劾和审判,并被解除职务。”[6]这也就意味着由“水门事件”引发的政府危机,最终在美国国会、司法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通过法律程序以和平化解。

四、结语

通过剖析“水门事件”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受制于美国东西部两大权势集团的争斗与反争斗,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水门事件”爆发的显性与隐性因素。而美国国会和司法部门的共同介入才是彻查该事件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只有当新闻媒介所报道的事件受到美国权力机构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时,这一事件才会尽快水落石出。同时,这也警示我们,要对新闻媒介的报道敢于抱有一颗质疑之心,要对国家权力机构行使其职责勇于进行积极监督,从而更好地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A·韦布.华盛顿邮报“风格”手册[M].纽约:麦格劳?希尔出版社,1978.

[2]梅里尔,弗希尔.世界伟大报纸[M].纽约:黑斯延斯出版社,1980.

[3]查尔斯·索奈.美国政府和当代政治[M].纽约:纽约出版公司,1980.

[4]柯克帕特里克·塞文.权势转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马丁·沃克.报纸的力量—世界十二家大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6]Michael A﹒Genovese.The Watergate crisis[M].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99.

[7](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M].展江,殷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8](英)约翰·恩基.传媒与民主[M].却继红,刘士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林牧茵.声音的力量——解析美国媒体与政治的互动[J].社会观察,2006(10).

[10]王寅.专访普利策奖秘书长:记者的职业道德[N].南方周末,2006-10-27.

(作者系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晋超
  来源:《西部学刊》2016年8月下

(责编:webadmin)

商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