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摄影环境下专业摄影记者的转型

日期:2016/10/27    来源:不详
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原标题:全民摄影环境下专业摄影记者的转型

  新媒体的崛起,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流行,降低了普通人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使之出现“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的公民传播生态。这种新的传播生态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往昔专业媒体机构控制传播渠道、改变着主流媒体垄断传播资源的状况。传播权力向普通民众转移,普通民众不仅仅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信息传播者,传播链条上的参与者、互动者。 特别是在新闻摄影领域,过去被动的接受者——公众,如今借助新媒体赋权,摇身一变成为主动积极传播者,并在很多方面显示了其传播优势和活力。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影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小型化、廉价化、傻瓜化,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够很方便地拍出符合网络媒体甚至传统纸质媒体版面要求的图像;同时,自媒体、社交媒体的流行,大大降低了传播的门槛。这几方面的因素相结合,普通人的传播能量、传播热情被激发出来,对传统媒体,对传统媒体记者,就会形成一股具有颠覆性的力量。

传统媒体摄影记者裁员潮

  在传统纸媒受到新媒体冲击,接二连三地倒闭与裁员的衰落大潮中,摄影记者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局面。例如2011年11月,美国CNN解雇了亚特兰大、纽约、华盛顿、洛杉矶和迈阿密办公室的50名员工,其中近三分之一是摄影记者,在发给员工的邮件中,CNN高级副总裁Jack Womack表示,新的桌面编辑技术、用户产生内容和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正在削弱摄影记者的地位。①

  2013年5月30日,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突然宣布,由于连续几年广告下滑,经营状况欠佳,该报即日起裁撤整个摄影部门,共28名摄影记者被要求离开报社,其中既包括曾经获得普利策奖的资深名记,也包括刚刚入职不到一年的青年记者。《芝加哥太阳时报》也成为首个没有自己的摄影部门的综合性日报。

  2014年8月,《纽约每日新闻》裁员17人,其中包括4位图片编辑,5位摄影记者。《纽约每日新闻》创刊于1919年,自创刊之时就非常重视图片,其报纸的LOGO里就有一架照相机。从1920年到1991年,报纸的宣传口号就是“纽约的图片新闻报”。

  糟糕的消息还不止于此。2015年初,美国著名体育杂志《体育画报》(Sport Illustrated)在经过几轮裁员后,再次宣布把剩余的6位摄影师全部解聘。虽然《体育画报》近年来经营状况不佳,正在谋求重组,但毕竟这是一家以图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了以全彩图片形式报道重大体育赛事,并因此而受到读者的推崇。至今《体育画报》仍然以图片故事的形式报道各类体育赛事。

  这些裁员案例,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自媒体传播对传统媒体的严峻挑战、草根摄影爱好者对专业摄影记者的严峻挑战。例如,美国CNN在解雇摄影记者的同时也提到: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分析如何利用和部署在美国的所有摄影记者。我们已经注意到用户产生内容、社会化媒体、CNN iReport用户和附属机构在突发新闻中的作用。用户参与的技术更加简单有效。小型相机现在已经拥有较高质量。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在经过上述分析之后,CNN决定一些摄影记者将会离开我们。②

  《芝加哥太阳时报》在裁撤整个摄影部门的同时也提出,以后会更多采用来自普通网友、社交媒体的影像作品。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现在已是大势所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18日,中央又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凸显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路,对于面临互联网新媒体挑战的传统媒体来说,则将以融合发展为核心,革故鼎新、凤凰涅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样一场媒体大变革之中,新闻摄影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从事新闻摄影的记者、版面图片编辑,应该强化忧患意识,既不可抱有身处“读图时代”的盲目乐观,也不能抱有“纸媒末日”的妄自菲薄情绪。

新技术为摄影记者转型带来新机遇

  随着受众生活节奏趋快、工作压力趋大,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快餐化现象。阅读报纸、杂志等传统纸媒,往往会先关注图片新闻、插图图表等,直观地了解事件信息,新闻图片尤其是反映重大事件的新闻图片依然具有相当的“吸引眼球”的传播效应,“读图时代”依然是当下受众阅读和信息传播的趋势特征。这对从事新闻摄影报道的媒体人来说,依然是一种极大鼓舞,激励着媒体人研究新情况、谋求新突破、适应新需求、再上新台阶。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新闻摄影既面临着各类挑战,也面临着发展机遇,例如,过去报纸版面往往受到篇幅限制,无法一次刊登多幅精彩的新闻图片;如今却因为互联网新媒体具有信息海量、电子媒体高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等特点,使得新闻图片表现得更加精美,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大。与此同时,摄影记者有着较好的视觉感受力与设计感,更容易根据传媒融合发展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功能定位,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生态变革。

  1.从单一摄影到音视频全媒体记者

  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代表的融合媒体,集合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数据等多种传播形式,将其融为一体。这种多介质多层次的传播形态,与传统的单一线性的文字传播相比,当然有信息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等优势。其中特别是视频,已经成为新媒体吸引受众的关键。据数字媒体测评机构comScore的数据,截至2010年年底,8900万美国人每天至少收看一个在线视频或视频广告。美国有线新闻网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艾斯特森(K.C. Estenson)表示:“访问我们网站的用户至少有一半会收看视频。这一比例每年都在攀升。”自2009年改版以来,网站一直“强调视频业务”。在网站主页上链接15个以上的视频是很常见的事,其中至少3到4个居于醒目位置。③

  传媒融合中,视频传播已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传统纸质媒体也可以借助新的媒介介质,参与到视频传播的竞争之中。例如,《华尔街日报》网站(WSJ.com)的视频内容就吸引了巨大的流量及经济收益。执行副主编兼网络版执行主编艾伦·默里(Alan Murray)表示,网站每个月提供大约800万视频流,广告费也较合理——每千次访问量(或每千人成本)30到40美元。网站特色之一是主页醒目位置的每日股市收盘前后的实时视频,且不像大多数网站那样只有订阅用户才能浏览。《华尔街日报》网站拥有一个16人的视频制作团队,并且公司为纸质版记者提供基础视频技术的培训。“如果去巴林,别人可能需要价值2.5万美元的卫星车,而我们只需要200美元的iPhone4。”④

  同样,《芝加哥太阳时报》主管也表示:“受众更希望在看到一则报道的同时,能看到相关的图像视频,我们必须追随受众需求的变化,要求文字记者在采写文字稿的同时附上自己拍摄的图片和视频。”报社要求文字记者都要参加关于“iPhone手机摄影基础知识”的强制性培训,达到“能文能摄”要求。据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社交媒体上的图像视频在逐渐增多,其收看“阅读”率也不断攀升。随着4G的普及和随后即将到来的5G时代,图像视频传播将越来越便捷。因此,由单一摄影转变为摄影摄像多能,将是未来摄影记者重要的转型方向。

  从单纯摄影转为影像记者,其实也是当前全媒体记者的发展方向。所谓全媒体记者,也叫背包记者,当新闻发生后,采访工作包括了采集新闻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信息,然后根据不同媒介介质的不同需求发稿,比如给报纸带有深度解释特点的文字稿,给网站以PPT形式的图片稿,给视频网站影像报道等。

  2.创新新闻摄影形态

  诚如与《新民晚报》以及晚报摄影部最近几年间的创新实践一样,全国大多数平面媒体都在纸质媒介之外,开办了网站、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等。这种拓展各种新型媒介渠道的方式,当然是迈向传媒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但是还远远不够,还应潜心致力于改革转型与创新发展,这样才能突破重围、开创出“柳暗花明”般的发展空间。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提出:“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融合媒体’,‘融合’作为它的一个特性存在其中,目前传统媒体要解决的难题,不是人工再去融合,或者把传统媒体的内容搬到新媒体上,或者简单地多媒体叠加,而是要探索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去开发、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融合媒体固有的技术优势,创造出符合互联网新媒体特性的融合新闻产品来。”⑤

  新媒体技术已经使得新闻内容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一走向多元。对于新型媒体融合新闻产品,目前全世界传媒人都在积极探索之中,《纽约时报》的《雪崩》,英国《卫报》的大数据新闻等,可以视作较为成功的尝试。透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未来融合新闻是什么样子,视觉化呈现必然是其基本特点。这对今天我们的新闻摄影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由静止的图像到动态的视频,由感性的画面到理性的数据图,借助地理位置标签等将凸显图像信息的服务性、传播的定向化等等,都是未来新闻摄影转型的重要方面,值得开拓探索。

  由此,除了传统的新闻图片和新闻视频之外,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渠道的特点,可望在以下若干方面实现创新转型的突破。

  第一,全景图片新闻摄影。全景摄影是借助新型摄影技术对景观进行90°甚至360°拍摄,从而在二维空间呈现三维图像的创新形式。近年来,在各种新型媒体平台上逐渐探索,受到受众的欢迎。例如,新兴的澎湃新闻接连推出新闻全景图片,让受众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采用飞行器拍摄手法更是充满视觉冲击力。这种拍摄方式被大量运用到“台湾高雄气爆事件”、“云南鲁甸强震”、“宁波百年老教堂火灾”等报道之中,给后期编辑提供较大的发挥空间,使新闻传播的效果得到强化与增值。

  第二,高像素图片新闻摄影。借助新技术,拍摄超高像素的图片已不是问题。2013年1月21日奥巴马就任美国第57届总统,华盛顿邮报网拼接了奥巴马就职演讲期间13分钟内拍摄的305张照片,成为一张10亿像素的照片。放大后可以清楚看到就职典礼现场的每个人、每个细节。华盛顿邮报网在说明中强调:用户可以通过放大功能“探索”这张照片的所有细节,找到自己的朋友和官员、贵宾,还可拖拉黄色标签,平移到自己的Facebook账户。很多网友纷纷为这张高像素照片贴标签——把现场出席嘉宾的姓名、身份标注出来。⑥

  第三,视觉化图片新闻。利用新闻图片、图表、漫画等形式,把文字、数字的结构、意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是新媒体时代受到欢迎的创新形式。比如当前许多媒体着力探索的数据新闻,不仅仅是数据的挖掘、整理,更关键的是对数据意义的视觉化呈现。例如英国伦敦骚乱后,《卫报》等制作了各种数据新闻。下面这则数据图中,读者根据时间、地点,把光标移到相应的位置,就能看得相应的新闻图片和报道等。

  第四,动画图片新闻。把新闻图片、视频、动画等元素结合起来,让平面新闻变成能演会播的动新闻,也是新媒体探索的一种。台湾壹传媒在这方面进行过尝试,但是在新闻真实性等方面有很多问题。但是这种符合新型媒体特点的传播形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3.从配图片到讲故事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对新闻图片的意义认识不足,对摄影记者的地位重视不够。尽管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先生一再倡导“图文并茂、两翼齐飞”,但是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新闻图片往往处于“插图配文”的附属地位,摄影记者独立自主地采访报道意识和能力并不强,某些摄影记者的文字功底较弱,往往停留在只能为新闻图片配写简单说明文的阶段。

  图片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媒介视觉元素,新闻图片在吸引力、感染力等方面的作用,在某些程度上会超过文字,真可谓“一图胜千言”。利用系列新闻图片讲述故事,已经成为国际媒体的一种惯常操作方式。2007年,《新民晚报》摄影部为资深摄影记者雍和开设了一个半版篇幅的“快门快语”专栏,此后《新民晚报》摄影部又另辟“自摄自话”栏目,鼓励晚报摄影记者既能拍照又能撰文。“快门快语”、“自摄自话”这两个专栏,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街头巷尾的百姓故事、生活即景的联想思考,以专题摄影和纪实报道形式记录基层市民生活。这两个专栏刊发一张或几张构图较新的新闻图片,同时配发三四百字的思辨性文字说明,独特的摄影视角证实了现场事件细节,洗练的文字说明提升了图片报道内涵,既使受众如临现场,又使受众“读图”之余有所感悟。

  然而,类似形式在传统媒体中尚不多见,究其原因可能是与摄影记者习惯于“配图”角色,不擅长运用“精彩图片+精粹文字=专题摄影报道”这一有效形式,未能将新闻故事演绎得更为生动精彩。

  网友们时常说“有图有真相”。这句话体现了“一图胜千言”价值,显示了图片报道的直观性、可信度。但是,对摄影记者来说,不能仅仅满足于把自己定位于反映事实真实的功能上。摄影记者是新闻记者的一个专业分支,反映事件、挖掘真相永远是新闻摄影记者的使命和职业价值所在。笔者认为,专业的真相挖掘者,因为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独特的专业视角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任何媒介时代都会成为宝贵的传媒人力资源。

  4.借力草根优势,打造UGC传播平台

  无论是公民记者的兴起,还是社交媒体带来的“无社交,不新闻”的新传播生态,都彰显了新媒体环境下用户自主生产内容的价值。媒体融合发展,也需要建立专业生产+用户生产模式,打造自己的UGC平台。

  2014年初,《新民晚报》摄影部开设了“街拍”图片报道专栏,广泛征集受众拍摄的新闻图片,不仅刊登在晚报版面上,还同时上传于晚报摄影部主办的“新民印象”微信公众账号,吸引了许多用户参与和浏览。“街拍”专栏既体现了受众参与互动的传播格局,又不失为专业媒体人主导的传播平台。

  UGC平台一方面要有开放性,一方面要聚集大量网友,以普通网友的新闻生产为主体。目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官方微信的“微社区”已初现端倪,一批摄影发烧友、驴友在微信社区上传各自拍摄的照片,分享各自的旅行攻略,十分热闹。在国际媒体中,CNN的iReport更是取得成功的经验。iReport是一个网民自主交流的平台,网民可以自主拍摄视频上传,也能参与新闻热点事件的评论。

  总之,回顾新媒体技术运用、新兴媒体发展过程,我们清晰地看到,新兴媒体就是运用网络技术、信息内容融合发展的过程;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专业摄影记者在传媒融合大势中要实现突破,关键是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把当今可用的技术都囊括到我们的视野中来,进入到我们的项目设计,用最好的技术,达到最好的水准,取得融合发展最佳效果。■

  孙中钦/新民晚报摄影部首席记者。

  注释:

  ①②《我们不需要摄影记者》,《摄影之友》2012年第1期

  ③CNN的新媒体战略,《电视研究》2011年第8期

  ④The Story So Far: What We Know About the Business of Digital Journalism,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2011年5月10日

  ⑤李良荣、周宽玮:《媒体融合:老套路和新探索》,《新闻记者》2014年第8期

  ⑥陈昌凤:《专业媒体如何善用“公民新闻”》,《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2期

     

(责编:WEB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国内推荐

    商贸推荐

    消费新闻

      数读中国 | 2024年起步平稳 多项经济数据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用新供给激活新需求
      “第二个结合”为理论传播提供文化底蕴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着力点
      泰山皮影戏 一唱就是一辈子
      “民俗热”背后的文化期待

    热点财经

      数读中国 | 2024年起步平稳 多项经济数据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用新供给激活新需求
      “第二个结合”为理论传播提供文化底蕴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着力点
      泰山皮影戏 一唱就是一辈子
      “民俗热”背后的文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