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调查性报道:使命、方法与未来

日期:2016/10/27    来源:不详
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原标题:亚洲的调查性报道:使命、方法与未来

  由全球调查记者网(GIJN)①、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Konrad-Adenauer-Stiftung)和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PCIJ)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调查记者大会于2014年底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300多名调查记者、数据新闻工作者、媒体法与信息安全专家们参加了此次会议。

  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的亚洲新闻事业中心、印度亚洲新闻学院、韩国中央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日本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等众多亚太地区新闻学院参与此次盛会。

  首届亚洲调查记者大会之所以选择在菲律宾召开,主要是因为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过去25年的发展历程为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地区的非营利性新闻中心的发展起到了一个模范带头作用。1989年,亚洲的第一家调查记者中心——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PCIJ)在马尼拉正式创立。25年来,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发表了超过1000篇调查性报道,摄制了大量纪录片并出版了二十多部相关图书。此外,它还为亚洲记者专门组织召开了120多场研讨会,所获各类荣誉更是多达150项。2000年,它关于菲律宾时任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的调查性报道直接导致总统被弹劾,该报道后来被很多新闻院校当做现代揭丑报道经典案例之一。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向世人证明: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不仅可以在发展中国家生存下来,而且可以繁荣发展。②

  此次会议围绕“起底亚洲”这个主题,分设了共计30场专题讨论会和培训工作坊,旨在团结、培训和帮助亚洲调查记者。来自33个国家的50名新闻工作者与媒体专家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经验。

向权力说出真相才是亚洲价值

  亚洲著名调查记者、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原执行主任、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术院长希拉·科罗内尔(Sheila Coronel)在演讲中对亚洲调查性报道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她说,25年前亚洲只有一家调查记者中心,当时调查性报道在亚洲媒体中还鲜为人知,像今天的这种会议最多也只能吸引几十人参加。如今,受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的启示,尼泊尔(Nepal Centre for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1996)、巴基斯坦(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in Pakistan,2012)、韩国(Korea 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2012)、印度(Centre for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India,2014)和泰国(Thai Publica、Thai 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2014)均已经建立起各自的调查记者中心。③

  科罗内尔说,尽管不断面临恐吓和暴力,借助新兴的技术、市场和法律等因素,亚洲的调查记者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对腐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毒品交易、践踏人权等重大议题进行报道,但对金融交易领域的报道还有待深入。科罗内尔发现,亚洲的新闻记者们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他(她)们正在各自的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建构问责型报道的大厦,并且正在动员社会公众去帮助他们监督权力。毕竟新闻记者们不能孤军奋战,他们需要与40多亿亚洲人民共同努力,去帮助监督财富和权力。科罗内尔强调,一旦新闻记者与公民们真正尝到了自由与独立的味道,我们就很难再回到以前那黑暗的年代。④

  科罗内尔认为,揭露、曝光并不是亚洲的价值共识,向权力说出真相才是真正的亚洲价值。其实,在很多亚洲国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行为一直都是被赞许的,并且是一项悠久的传统。科罗内尔相信,调查记者的真正力量来自古老的价值传统而不是媒介技术,虽然问责制度和“第四权力”是西方特有的概念,并且尚未融入我们的亚洲文化。但是,在亚洲历史上,揭露权力滥用行为以及掌权者虚伪性的记者们从来都不乏其人。百余年前的1897年1月,为了保护在南非的印度人的合法权利,27岁的甘地从英属印度大城市孟买带往南非德班港的不是枪支弹药,而是一台印刷机和30名排字工人。科罗内尔说,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比喻来形容自己,我们的任务都是真实地揭示不道德行为所在之处,并告知公众其为什么需要得到纠正。我们的角色往往充满了象征性意义,我们是光荣传统的传承者。⑤

亚洲调查新闻热点

  与会的资深调查记者们也分享了他们的作品,以及采访经验。

  1.亚洲环境生态调查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土壤和空气污染、滥砍滥伐、过度捕捞、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亚洲愈演愈烈,来自菲律宾、日本和中国的三位记者分享了他们各自对这些重大环境议题进行调查性报道的方法与经验。⑥

  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创始人之一豪伊·塞维里诺(Howie Severino)分享其用无人机做新闻的经验。他说在报道环境问题时,无人机往往能够呈现更完整的现实语境并记录具体的突发情况,同时带来感观上的新鲜与刺激。豪伊也强调,做新闻时使用无人机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且必须符合公众利益,因为使用无人机做新闻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人们的隐私。另外,无人机的操作更要谨慎,要时刻提防大型鸟类的嫉妒和攻击,小心“空难”伤及无辜。⑦

  有23年从业经验的日本NHK电视台世界新闻栏目资深记者和编辑立岩洋一郎分享了他在2012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性报道。他得知,日本一家印刷厂员工患胆管癌的几率高得异常,于是对此展开了历时一年的调查,最终发现印刷厂使用的化学用品是致癌率居高不下的主因。他进而揭开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日本的工厂在使用化学产品时普遍缺乏监管,超过9成的化学用品在进入工厂、被工人接触之前未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检验。⑧

  原《南方周末》资深调查记者、现“中外对话”(China Dialogue)副总编刘鉴强认为,虽然网络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渠道,但是新闻最终还是关于人自身的,所以我们的调查记者在报道过程中要学会倾听人民的真实心声,而不能一味地依赖网络。他举例说,他曾在采访中为了寻找两个云南某村村民,专程飞往云南,拿着两个村民的照片,挨个村子地问,最后终于找到这两个人。⑨

  2.亚洲的腐败、掩饰和渎职

  腐败、掩饰与渎职每天都在让社会付出巨大代价。全球每年由腐败导致的资金损失总量据保守估计每年高达2.6万亿美元,从公共健康到基本人权,从社会民主到国家安全,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与运行都受到影响。⑩来自日本和巴基斯坦的两名资深调查记者发表了自己与此相关的调查成果。

  在日本《朝日新闻》做记者25年的奥山俊博分享了自己在调查福岛核泄漏事件中的心得。他介绍说,调查一开始,种种迹象都表明东京电力公司(TEPCO)是个大骗子,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对方并没有撒谎,数据有时候也会造成你的误解。其实,导致福岛核泄漏的真正原因并非腐败和掩饰罪行,而是东京电力公司在专业领域的无能,他们天真地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冷却系统的运作方式。[11]

  巴基斯坦调查性报道中心创建人奥马尔·奇马(Umar Cheema)揭露该国近70%的议员没有报税,包括总理和62%的内阁成员也都在逃税者行列,有90位议员甚至没有税号。奇马的税务报道被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等多家国际媒体转载,引起广泛热议,这直接推动了巴基斯坦政府在2014年走出大胆的一步:公开纳税记录。在此之前,全世界只有挪威、芬兰和瑞典三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12]

  3.亚洲的贩奴生意

  奴隶制真的已经成为历史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在亚洲许多地区的奴隶人数比其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他们被强迫在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妓院等行业从事艰苦劳动,不仅没有薪水,而且时刻受到暴力威胁。由美国布兰代斯大学舒斯特尔调查性新闻事业研究所(Schuster Institute for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13]资助的历时9个月的调查性报道,通过数据分析、访谈和卧底等方式,揭露了印度尼西亚棕榈油行业(该行业产品远销中国和欧美广大地区)中存在奴隶制劳工的震惊内幕。[14]

  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省是印尼棕榈油主要产区之一,该省的棕榈油生意曾产生过许多问题,如破坏森林、污染空气、偷税漏税等,但关于棕榈油种植园内的奴隶劳动问题还是调查记者E.本杰明·斯金纳(E.Benjamin Skinner)发现的。如今已转投私募行业的斯金纳,当年在舒斯特尔调查新闻学研究所工作时,与印尼当地记者合作,一起调查种植园内强迫劳动的奴隶制黑幕并跟踪销往中国和美国的奴隶劳动产品,彭博《商业周刊》发布了他们的调查性报道。与斯金纳一起调查的印尼记者马德·阿里(Made Ali)说,种植园不只是雇佣童工,一些掮客还会在贫困地区“高薪”雇佣种植园工人,自己抽取佣金,没有人知道他们进入种植园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15]

  斯金纳在演讲中展示了一张由种植园工人拍摄的照片,照片中一名儿童在没有佩戴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喷洒有毒气体。如果有儿童反抗,就会被殴打和虐待。斯金纳认为,做一名优秀的调查记者不仅需要好奇心和关切心,还需要勇气并保持冷静,另外对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也得了解。[16]值得一提的是,斯金纳根据自身的调查经历撰写的《A Crime So Monstrous:Face-to-Face with Modern-Day Slavery》一书曾获得2009年戴顿非虚构类文学和平奖(2009 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 fornon-fiction),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赞扬该书“严谨调查,无畏报道”。[17]

怎样发现和使用数据

  众所周知,事实是调查性报道的基石,从数据库中挖掘出的新闻事实往往能够板上钉钉式地确定违法犯罪行为。[18]一直以来,亚洲缺乏被认为是数据新闻的理想实验地,但是来自路透社、印度数据新闻网站India Spend、数据新闻中文网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数据新闻专家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说其实目前这种情况正在改善,通过挖掘亚洲的民间数据库、政府数据库以及商业数据库等已可以生产出优秀的数据新闻。[19]

  非营利性数据新闻机构India Spend创始人戈文德拉吉·埃蒂拉吉(Govindraj Ethiraj)认为,从事数据新闻的第一步是学会从哪里寻找数据。在印度,政府数据是唯一可以获取的可靠来源,由于人们渴望了解各类数据,当地政府正变得更为透明。他强调,在做数据时,要小心处理数据过时的问题。由于数据新闻的新闻点埋藏在浩瀚的数据中,问问题的能力与技巧也变得更为重要,因为数据新闻展现的事实并不会以清晰的逻辑呈现,这增加了记者提取要点和问准问题的难度。另外,标题写作的训练十分重要,要避免夸大事实。[20]

  数据新闻中文网联合创始人之一的马金馨表示,中国有很多有用、可靠的数据存在,但在过去不曾被记者发现,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地方层面,都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这些数据有的在网上,有的在线下,且都能够通过正常渠道获取。但在涉及公共健康、食品安全等课题时,则需要更多“群众力量”的支持。比如与一些民间机构合作。她承认,民间机构数据会因采量问题存在误差,但能够提供一个与官方数据不同的参照。[21]

  原哥斯达黎加《民族报》(La Nacion)调查新闻部主任、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詹尼纳·塞格尼尼(Giannina Segnini)认为,数据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调查性报道的深度,在没有数据前,记者必须先花大量时间去寻找所有可以找到的资源。塞格尼尼女士回忆说,自己当年常常花数十小时浏览网上所有可能存在数据的网站(包括政府机构网站和NGO网站)并把这些网站仔细分类。她提醒说,谷歌可以使用,它可以作为我们获取新闻数据的桥梁,但千万别过于依赖谷歌,因为它通常只能提供四成左右的信息。另外,她特别提到,一些在国内比较稀缺的资源,可以在其他国家或者联合国的数据库里找到。[22]

社交媒体与调查性报道

  社交媒体爱好者们经常无意中在网上透露个人的和可追踪的细节信息给在线访问者。虽然社交媒体对那些珍爱隐私的人来说并不理想,但是对调查记者来说却是一个金矿。[23]会议当天人气颇高的BBC记者保罗·迈尔斯(Paul Myers)分享了一些利用社交媒体做调查性报道的实用技巧。

  1.追踪用户名

  迈尔斯将追踪用户名看成是“狩猎”前的热身运动。他说,如果你拥有某人的Facebook、Twitter、LinkedIn或者任何其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名:首先,你可以尝试去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中搜索此用户名,因为他很有可能也会在其他地方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其次,你可以在Google等搜索引擎中搜索此用户名,搜索引擎会铺开一列含有此用户名的网址。[24]

  2.在LinkedIn上搜索联系方式

  LinkedIn作为网上求职的首选网站也可以被用来寻找个人的联系方式。由于一个人的名字很少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怎样才能过滤掉数以百计的同名者而发现我们想找的人呢?迈尔斯建议,可以将搜索的范围限定到一两个国家,或者将特定的国家前缀插入到Google搜索引擎中(例如ph.linkedin.com就是LinkedIn的菲律宾站点,而jp.linkedin.com则是LinkedIn的日本站点),再从LinkedIn的特定国家站点中搜索目标人名。[25]

  3.找寻E-mail地址

  如果你知道某人就职的公司,就可以通过www.email-format.com网站找寻该公司(限美国公司)的电子邮件网络域名。Rapportive.com网站可以帮助你猜测某人的电邮地址,MailTester.com网站则可以让你不用给某人发送邮件就可以检测其电邮地址。如果你知道某人的私人网站地址,你可以通过www.whois.domaintools.com网站获得某人的全名、位置和电邮地址等信息。另外,你还可以通过授权雅虎邮箱将自己Facebook好友的电邮地址悉数导入其中(只有雅虎邮箱具有此功能)。[26]

  4.在Facebook上找人

  Facebook的社交图谱搜索功能让我们从13.5亿活跃用户中找人变得异常简单。你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搜索,包括名称、位置、兴趣、爱好、职业等,甚至可以根据他们爱看的文章或网页进行搜索。目前此项功能仅对美国用户开放且搜索语言必须为美式英语。[27]

数字安全诊所

  你曾经被黑客攻击过吗?你的数据已经安全地保护起来了吗?分别来自冰岛和菲律宾的极客斯马里·麦卡锡(Smari McCarthy)和博比·索里亚诺(Bobby Soriano)在主题为“数据安全诊所”的分会场中给各位调查记者“把脉”,诊断数字安全漏洞并提供治疗良方。[28]

  设备:极客们对苹果产品颇有怨言,因为苹果公司对APP的严格管理扼杀了很多安全软件进入苹果电脑的机会。如果你非用苹果不可,冰岛极客麦卡锡建议到杀毒软件的官网、而不是AppleStore下载或购买Mac版杀毒软件。有趣的是,斯马里自己使用的手机居然是中国新推出的智能手机OnePlus。[29]

  短信:菲律宾极客索里亚诺是战略科技合作组织TacticalTech的顾问,他举例说,关于短信安全问题,菲律宾的电信公司在年报里公布了菲律宾人传短信时最爱用的词汇——“OK”,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很有趣,但博比却由此发现,菲律宾平民百姓的短信毫无隐私可言。博比推荐名为TextSecure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以为短信加密。[30]

  云端:两位极客都认为,云端不靠谱,而无论是Dropbox还是iCloud。他们都建议在使用时加密并且不要几个人同时都使用。与会的另一名极客推荐个人云存储程序OwnCloud,如果需要团队合作某项目,最好有自己的服务器。[31]

  密码:麦卡锡说,我们在设置密码时通常都会设置找回密码的安全问题,千万不要用一些很好猜的安全问题,例如你曾就读的小学、你的第一只宠物等问题。曾竞选美国副总统的共和党人佩林就曾因此“杯具”过,她在一场电视采访中无意透露了第一只宠物的名字,她的邮箱随后就被黑了。关于设置密码,索里亚诺建议从书、电影和音乐中寻找灵感,并推荐使用密码生成器(Password Generator)生成密码,如果你需要一个管理密码器,那么KeyPas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索里亚诺还建议,不要在浏览器里存储任何密码,当那个贴心的小窗跳出来问你是否需要系统记住密码时,请决绝地点“否”,如果要给电脑加密,他推荐使用TrueCrypt软件。[32]

  删除文件:两位极客均认为将文件放进回收站是最不可靠的删除方式,因为回收站只懂回收,根本不懂清除。他们一致推荐删除文件的神器:GNUshred和CCleaner。另一位在场的极客则推荐Freeraser,只需要把文件拽进Freeraser,所有文件都会死无葬身之地。[33]

  视频会议:索里亚诺说,要保护视频聊天的安全性,Skype和QQ明显都靠不住,他推荐JitsiMeet,这可以扫除谈话被监视的后顾之忧。[34]

  万能贴纸:一些低技术含量的物品和技巧也会给保护数据安全起到重要作用。麦卡锡建议,在睡觉和跨境时关掉电脑,在电脑的摄像头处、笔记本背面的螺母处则建议贴上贴纸,以防止那些企图不露痕迹攻破笔记本后门的行为,而一张防止从侧面偷看的屏幕贴纸可以让你两侧的偷窥者打消念头。麦卡锡认为,我们不可能保证电脑的绝对安全,我们只能让那些想入侵你电脑的人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破解你的防御体系,这足以击退一些目的性不那么强的入侵。另外,他还推荐了一个超实用的个人信息安全网站:安全工具箱(securit yin-a-box),网站上的教程和推荐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将自己的电脑武装到牙齿,毕竟“信息诚可贵,安全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护牢”。[35]

调查性报道的教与学

  目前,亚洲新闻教学是怎样的生态?中国内地和香港、印度、日本四所新闻学院的教授探讨了融合媒体教学、跨境合作报道和新闻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陈婉莹教授说,目前港大的新闻教学开始设置融合媒体课程,以写作报道为核心技巧,第二学期开始进行深度报道项目实践。她认为虽然传统媒体的需求在下滑,但是市场对新闻技能如多媒体技能、独立思考等需求在扩大。[36]

  日本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濑川至朗说,他所在学院每个年级有60名学生,一半是外国留学生,其中中国大陆学生占了一半,还有一些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这给跨境合作报道提供了机会。他举例说,班上有一名中国学生在做一则调查性报道,想要调查商场售卖的Hello Kitty是商家自称的“日本制造”还是产自中国,后来一名日本学生加入了他的报道团队,共同开展调查。[37]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展江教授说,30年前中国大学只有两三个新闻系,现在中国的新闻院校越来越多,但“如何教学生做新闻”仍是一个问题。展江在教授调查新闻课程时,曾与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分工教学,展江负责向学生介绍经典的国际调查性报道案例,而记者王克勤则讲授调查性报道实务。[38]

  印度的亚洲新闻学院目前只开设一年的新闻专业课程,他们正在与中国高校联系进行合作教学。其负责人萨希·库马尔(Sashi Kumar)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印度有不少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新闻。[39]

亚洲调查性报道的未来

  来自尼泊尔、印度、中国、日本和泰国的5名媒体专家和学者就亚洲调查性报道的未来表达了各自的见解。

  《尼泊尔时报》(Nepali Times)创始人兼总编辑昆达·迪克(Kunda Dixit)认为,当前亚洲对调查性报道是有需求的,而调查性报道在亚洲也是有利可图的,优秀调查性报道不仅可以提升报纸的社会公信力,而且由此也会给报纸带来更多的读者。迪克西特同时也指出,虽然亚洲仍然需要调查性报道,但是我们的调查性报道却也面临着许多多年累积起来的问题与障碍。当前,亚洲新闻媒体的过度商业化导致许多媒体人虽然掌握着政府部门的很多秘密但却不愿意做批评政府的出头鸟。迪克西特强调,如果主流媒体在做调查性报道上过于谨小慎微,我们其实也还有其他的选择,当你操作的题目会给自己和东家带来麻烦时,不妨先放一放,总有渠道可以发,须知你的目的是将新闻信息发布出去,至于在哪里发,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此外,在尼泊尔,著名的调查记者一般都是其所属地区重要事务处置专家组成员。[40]

  印度的亚洲新闻学院院长萨希·库马尔(Sashi Kumar)说,当前在印度社会中“欺诈疲劳”现象正在不断滋生,有些人被诱骗去报道官员的腐败问题,这种报道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库马尔指出,印度有60%~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主流媒体不可能将他们全部覆盖。他举例说,印度农村农民的高自杀率问题虽然已经上了头条,但是关于农民高自杀率的真实原因却一直没有人去做持续性的调查。由于印度新闻媒体特殊的权属性,其往往是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41]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陈婉莹教授说,一方面,目前在中国香港和内地做调查性报道仍然十分危险,记者随时可能会因为做调查性报道而失去自由;另一方面,虽然中国香港和内地有许多大亨与富翁,但是当地的优秀新闻记者压根就没有得到真正的资助,中国的新闻记者亟需更多的培训和资助,本地新闻数据库也亟待建设,并且需要更多学者和学生参与其中。[42]

  日本《朝日新闻》调查报道部副主编山口智久说,虽然亚洲的大部分调查性报道都是由独立媒体在做,但是在日本像其所供职的《朝日新闻》这样的主流媒体(非独立媒体)也都在做调查性报道。事实上,日本新闻媒体已经通过调查性报道让三位首相下台,而美国则只有一位总统是被媒体推下台的。反讽的是,山口智久目前供职的调查报道部在几年前差一点也被关闭了,但是因为报社高层去美国参观,受到专做调查性报道的非营利机构ProPublica获得普利策奖的激励,结果该部门非但没有被解散,反而获得了更多资源。[43]

  亚洲新闻记者当前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信息自由法》,记者的调查性报道工作经常由于没有法律的保护而受到妨碍甚至威胁。泰国记者协会前主席、泰叻报网执行编辑差瓦隆·林帕塔马帕尼(Chavarong Limpattamapanee)说,虽然泰国有一部《信息自由法》,但是还需要进一步修订。《朝日新闻》调查报道部副主编山口智久补充说,日本的《信息自由法》原先只是一部地方法,后来才发展成为全国性法律,有趣的是,推进日本《信息自由法》的不仅仅是新闻记者,还包括律师和家庭主妇们。[44]

  菲律宾每日问讯报网(Inquirer.net)总编约翰·内里(John Nery)认为,长篇大论式的调查性报道在新媒体时代可以有所改变。他甚至建议,可以将调查性报道做成有趣的视频游戏形式。陈婉莹教授认为,今天的新闻媒体必须尽力吸纳不同年龄段的记者,新时期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能够与编码员或程序员沟通的能力,因为他们能够转换讲故事的方式和方法。[45]

  众所周知,新闻爆料一直是调查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爆料平台的安全性一直是爆料人所担心的问题。日本骏河台大学助理教授、知识开放基金会日本站点的创始成员八田真行在会上详谈了自己应对此问题的做法。八田真行说,日本其实一直没有爆料文化,可他想改变这种现状并认为正是时候,由其参与创建的首个日文的互联网爆料平台(http://okfn.jp/)已于2013年12月中旬正式运行。该平台不仅使用具有匿名和抗审查功能的GlobaLeaks开源软件;[46]而且还使用旨在保护网站用户不被网络监控和通信流量分析的免费软件Tor。在该爆料平台,爆料人可以自行决定要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整个的信息核实过程也由职业记者们来完成。唯一的问题是大多数记者对新闻和技术的关系并不了解,所以八田真行的下一步计划是为那些刚开始使用开放资源和爆料技术的记者们制订一部入门手册。[47]

  此外,此次大会还特别针对灾难新闻中的采访和报道问题进行了研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下辖的达特新闻事业与创伤中心(Dart Center for Journalism&Trauma)亚太地区主任凯瑟琳·麦克马洪(Catherine McMahon)认为,采访腐败官员和采访受灾者不一样,作为灾难报道记者最蠢最懒的问题是:“你感觉怎么样?”要试着问他们:“请你告诉我发生了什么。”麦克马洪女士建议,记者在采访受灾者时,要告诉受访者:“无论什么时候你想要停下来,或者你觉得不想谈这个话题,请告诉我”,以便让受访者感到自己对整个采访有一定的掌控力,受访者会感觉更安全和受尊重。[48]

  全球调查记者网执行主任戴维·E.卡普兰(David E. Kaplan)[49]说,此次会议是他们第一次在亚洲举办会议,之所以选择亚洲,是因为,虽然亚洲占据全球人口总数的60%且拥有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但其却是全球调查性报道链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50]

  在过去的20年间,调查性报道机构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北美有调查记者与主编协会(Investigative Reporters and Editors)、调查性新闻网(Investigative News Network)等数十家非营利性调查性报道机构;欧洲有欧盟新闻事业基金(Journalism fund.eu)、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报道项目(Organized Crime and Corruption Reporting Project)以及抢新闻(Scoop)等众多独立调查性报道组织;非洲有非洲调查记者论坛(Forum for African Investigative Reporters)以及新近成立的非洲调查性报道中心网(African Network of Centers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中东和北非有阿拉伯调查性新闻事业记者协会(Arab Reporters for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拉丁美洲则有每年一度的拉丁美洲调查记者大会(COLPIN)、以Connectas为代表的成长中的调查记者组织和强大的全国性调查记者协会(如巴西的Abraji)。唯独亚洲成为这一潮流中的“三无”地区:没有调查性报道网络、没有调查记者年度会议、没有支持调查报道的基金组织。全球调查记者网的107个会员组织中,只有5个来自亚洲。另外,亚洲的调查报道环境十分恶劣,从菲律宾到巴基斯坦,每年都有调查记者为报道真相而殒命。当然,新闻媒体的过度商业化、调查性报道培训的不足以及相关法律保护制度的缺失,也是当前亚洲调查性报道所面临的严重挑战。[51]

  尽管面临严峻的调查报道环境,从中国的财新传媒到印度尼西亚的《Tempo》杂志,从香港的《南华早报》到台湾的《天下》杂志(Common Wealth),从菲律宾的《菲律宾每日问讯报》(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到马来西亚的当今大马新闻网(http://www.malaysiakini.com/),亚洲的新闻媒体们依然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调查报道领域做出了值得关注的尝试。戴维·E.卡普兰说,聪明的亚洲领导人都知道,要实行反腐和政府问责,我们需要调查报道记者;同时,互联网在亚洲的快速发展给调查记者带来了新的调查工具和通讯技术,秘密越来越难保守,公共数据越来越容易获取,调查报道者们也前所未有地被连接在一起。卡普兰坚信:“历史永远站在我们这一边!”[52]■

  张明羽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展江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注释:

  ①全球调查记者网是一个由45个国家100多个非营利组织组成的机构,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球调查记者大会。上一次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与会者包括中国记者在内的93个国家的1350名记者。

   ②[50][51][52] http://uncoveringasia.org/2014/11/06/why-were-heading-to-asia/

  ③④⑤ http://uncoveringasia.org/2014/12/01/the-ijasia14-keynote-speaking-truth-to-power-is-an-asian-value-2/

  ⑥ http://sched.co/1tyqF7R

  ⑦⑧⑨ http://cn.gijn.org/2014/11/23/首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day-1-精选放送/

  ⑩[15][16] http://sched.co/1tyrai0

  [11][14] http://sched.co/1CLKg77

  [12][17] http://www.brandeis.edu/investigate/about/staff/skinner.html

  [13] http://www.schusterinstituteinvestigations.org/。

  [18] http://sched.co/1nAds7n

  [19][20][21][22] http://cn.gijn.org/2014/11/23/首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如何寻找和使用亚洲数据/

  [23] http://sched.co/1nAdEnb

  [24][25][26][27] http://uncoveringasia.org/2014/11/23/how-to-track-people-down-on-social-media/

  [28] http://sched.co/1yom

  [29][30][31][32][33][34][35] http://cn.gijn.org/2014/11/24/首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数据安全诊所/

  [36][37][38][39][48] http://cn.gijn.org/2014/11/26/首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day2精选放送/

  [40][41][42][43][44][45] http://uncoveringasia.org/2014/11/24/investigative-journalism-still-needed-in-asia/

  [46] 该软件已被意大利调查性报道网(https://irpi.eu/irpileaks/)使用

  [47] http://uncoveringasia.org/2014/11/24/data-entrepreneurs-leak-and-map-corruption-online/

  [49] 戴维·E.卡普兰(1955-),美国调查记者、作家。在十多个国家针对跨国有组织犯罪从事调查性报道超过30年,所获奖项超过20个。他在2003年出版的《山口组》一书已被译为十多种文字,是关于日本黑社会的经典之作。经他的调查性报道工作坊培训的各国记者超过1000人。

     

(责编:web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国内推荐

    商贸推荐

    消费新闻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 首次使用的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人民观的丰富和发展
      央行: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第四届消博会 | 创新消费融合 注重展会实
      热词里的中国活力|从竞技到经济,一场马
      探索自然奥秘 勇攀科学高峰(讲述·弘扬

    热点财经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 首次使用的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人民观的丰富和发展
      央行: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第四届消博会 | 创新消费融合 注重展会实
      热词里的中国活力|从竞技到经济,一场马
      探索自然奥秘 勇攀科学高峰(讲述·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