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童”是哪个年龄段

日期:2017/6/8    来源:不详
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原标题:古代“儿童”是哪个年龄段

  

  南宋苏汉臣绘《秋庭戏婴图》中,小男孩剃发留鬌,大一点女孩梳总角。

  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87号唐墓中出土的绢画上的儿童。

  唐代画家张萱所绘《捣练图》中淘气的小女孩。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儿童”的标准是什么?《现代汉语辞典》“儿童”条称:“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在括号中还特别附注“年纪比‘少年’小”。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则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在中国古代,儿童年龄一般多大?古人是怎么划分“未成年人”的?

  “儿童”一词是何时出现的?

  《列子》:“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

  “儿”与“童”这两个字如今意思相近,均是指年少之人。但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形”还是“义”都是不一样的。甲骨文“儿”写作(甲骨文,字形见版面),与繁体“兒”变化不大。现在简化后的“儿”字,把(甲骨文,字形见版面)的上部去掉了,仅保留(甲骨文,字形见版面)。(甲骨文,字形见版面)分别表示什么?下面(甲骨文,字形见版面)像身子,表示人。(甲骨文,字形见版面)则有不同的理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是囟门尚未闭合的头,即所谓“从儿,象小儿头囟未合”。头大而身小之人,正是才出生不久婴儿的样子。也有的人认为,(甲骨文,字形见版面)是刚长牙的口,刚长牙自然是婴儿。还有一种分析,称(甲骨文,字形见版面)似张口哭笑的脸,小孩子才哭笑无常。可见,(甲骨文,字形见版面)虽有不同说法,但本意都是指孩子幼小的样子,字关年龄。进一步说,(甲骨文,字形见版面)是表示一岁以内的幼小男孩,与(甲骨文,字形见版面)年龄差不多的幼小女孩专用字是“婴”。

  “童”字在甲骨文中写作(甲骨文,字形见版面),下面与(甲骨文,字形见版面)相似,表示人,但是有罪之男人,更准确地说,是有罪的奴。早期把奴称为“童”,与本义表示有罪女人的“妾”字相对应,“童”和“妾”均涉性别和人身属性,单独一个字与年龄并没有关系,只有与其他字组合才与年龄有关。如“童牙”、“童昏”、“童孩”、“童年”、“童弱”、“童子”、“童孙”、“童龀”、“童羁”等,均指低龄未成年人,“童”单字表示年幼之人是后来引申出来的。

  “儿童”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列子·仲尼》中已有“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的说法。这里的“儿童谣”,现代一般简称为“童谣”。但先秦时“儿童”一词并不常用,多使用“小儿”、“童儿”、“童子”等,其中的“小儿”现代医学中仍在使用,如有的医院把儿科称为“小儿科”。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游历途中,见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辩太阳的大小、远近,《列子·汤问》中便称作“两小儿辩斗”。

  唐宋开始,“儿童”的使用才相对多了起来,检索唐宋诗文,可找到很多含“儿童”的诗句。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北宋文人苏东坡《满庭芳·归去来兮》:“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古代“儿童”年龄有什么标准?

  《新唐书》:“凡童子科,十岁以下。”

  在古代,与现代“儿童”、“少年”比较接近的词语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是“童子”,这是经古代官方认可的未成年人名词。《国风·芄兰》一诗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xī)。”用金启华译注《诗经全译》中的译文来说,意即“萝藦的枝儿软又软,小孩儿佩着牙锥啊。”这里的童子是多大呢?《诗经》里没有说。

  据宋朝经学大师朱嘉释证:“觿,锥也。以象牙为之,所以解结。”佩觿是一种成人风俗,照此说来,这里的“童子”应该成年了?其实非也。《诗经今注》作者、已故当代先秦文化史研究专家高亨认为,《芄兰》诗中的“童子”应该是“约十二三岁的儿童”,此诗是一个成年女子对嫁给未成年人表达不满。

  那么,古代童子年龄一般是多大?从历代“童科”考试规定来看,并不统一。“童科”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培养“神童”的考试,通过童科的孩子被称为“童子郎”,可以授官,给相应的俸禄。《文献通考·选举考八》(卷三十五)“童科”条共列出8名童子,除1名没明示年龄外,其他7人的年龄为:12岁4人,13岁1人,15岁1 人,16岁1人。可见,汉代童子年龄在16岁以下,一般在12岁左右。

  到了唐朝时,科举考试正式设“童子科”,童子年龄也有了明确界定。《新唐书·选举志上》称:“凡童子科,十岁以下”。宋朝童子的年龄又有变化,据《宋史·选举志二》:“凡童子,十五岁以下。”

  古代“未成年人”是如何划分的?

  《礼记》:“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

  古代多大年龄算“未成年人”?科举制度中有关童子的年龄界定并不是“未成年人”的标准。从风俗上来说,古代的划分大致有两类,即“儒家标准”和“坊间标准”。其中,男性与女性未成年的标准也不同,贵族与平民之间也存差异。

  “儒家标准”对未成年人年龄的表述相对清楚。据《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意思是,从出生到10岁是“幼年”,适宜学习,称10岁孩子为“幼学之年”,就是这么来的;长到20岁叫“弱年”,应该束发加冠了,此年龄段叫“弱冠之年”。从《礼记》规定来看,10岁以下的幼年相当于现代少儿阶段;20岁以下为未成年人,20岁为成年,要行中国古代特有的成年礼仪“冠礼”,又称“成丁礼”。

  冠礼是给男性的,女性成年礼仪叫“笄礼”。《礼记·内则》称:“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意思是,女性15岁举行笄礼,20岁可以嫁人,15岁女孩因此被称为“及(开)笄之年”。也就是说,女性15岁以下算未成年人,但事实上,这一标准并没有被严格遵守,如女性15岁时仍没定婚,笄礼就要推迟至20岁时举行。如此一来,女性就与男性一样也是20岁成年。

  “坊间标准”则往往以是否结婚来划分未成年与成年。据《周礼·地官》“媒氏”条:“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显然,结婚了才成人。如果一辈子不结婚,到死都是个“孩子”。笔者在农村社会调查时曾发现,至今农村里仍有戏称未婚中老年人为“孩子”的现象。

  古人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称谓有哪些?

  《三国志》:“臣垂髫执简,累勤取官。”

  古人对未成年人的称呼最常见的是拿孩子头发来说事,通过发型、发式,来区别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

  “鬌(duǒ)”,指一个人出生后第一次剪发,也是婴儿期发型。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大时,挑个好日子为孩子剪发:男孩留囟角之发,女孩留顶发;或者男孩留左边,女孩留右边。此即《礼记·内则》所谓:“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另外,“孩乳”、“襁褓”、“孩抱”等也是指婴儿期的孩子。

  古代孩子常留下垂至眉的短头发,这叫“髦”,因此儿童有了“童髦”的代称。“髫”也是古代儿童发式,头发下垂,故有“髫”字的词汇均指儿童,如“垂髫”、“髫发”、“髫龄”、“髫年”等。《三国志·魏志·毛玠传》便有“臣垂髫执简,累勤取官”的说法,这是毛玠陈情自述,说自己年少时已负责文册简牍工作,多年的勤勉才取得官位。

  孩子稍长,家长最喜欢给孩子留的发式叫“丱”(guàn),头发束成两角,这是先秦已流行的儿童发式。《诗经·齐风》中《甫田》里所描写的儿童,头发就剪成这样:“婉兮娈兮,总角丱兮。”因此,凡含“丱”的词汇基本都指小孩,如“丱童”、“丱岁”、“丱角”、“童丱”。在“丱”的基础上,又演变出了将头发束为两结的儿童发式,形状如角,通称“总角”,“总角”遂成未成年男女代称。“总角”有两个发结,如果将头发梳成一个发髻,则称为“束发”,这是男孩15岁时开始梳的发型,到了束发之年,就可以上大学就读了。唐代诗人李贺《春归昌谷》诗称:“束发方读书,谋生苦不早。”未成年男女代称中还有“羁贯”一词,这也是一种发式,女称“羁”,男称“贯”。

  小孩七八岁时开始换牙,称为“龀(chèn)”或“龆”。《说文解字》释称:“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古人就此称七八岁孩子为“龀毁”、“童龀”、“龀年”、“龆年”、“龆龀”等。此外,还有引用文献经典以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称13岁为“舞勺”,源于《礼记·内则》里“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语;称15岁为“成童”或“舞象之年”,则因《礼记·内则》里有“成童,舞象,学射御”的说法。

  本版声明

  “一方钩沉”栏目文章系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先生供本报专稿,摘转请务必与作者本人联系。

(责编:WEBADMIN)

商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