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数字经济是杭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相关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近三成。尽管如此,杭州还在悄悄谋划着数字经济的“二次爆发”。这一次,他们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向和赛道? 当记者来到杭州时,恰巧碰上这里举办的一场少儿棋赛。在这个赛场上有位特殊的选手——围棋机器人,它在棋盘上精准落子,靠的一个关键部件就是这个AI摄像头。 记者在杭州又来到一家牙科诊所,医生正在给患者做牙齿取模。这个伸到嘴巴里的扫描头,可以实时采集三维数据,误差控制在微米级。 在杭州近郊的一家工厂,记者又发现,这里检测产品合格率不靠人工靠机器,巨幅薄膜上任何杂质甚至小到蚊虫的痕迹都难逃这个高精度检测仪的法眼。这些应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智慧眼”都指向同一个新兴产业——视觉智能。 作为“数字经济之城”,杭州已经生长出一批互联网企业,还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不过,这些既有的应用和技术优势,一度散落在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如何整合资源、串珠成链?一个新想法诞生,一个新的产业地标出现。 就在2023年,以视觉智能这一新兴产业为核心的“中国视谷”进入实质运行,3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随着企业不断入驻,“中国视谷”也接收到了来自一些新企业的“集体困惑”。初来乍到,他们不知道方圆几公里内有哪些企业可以为自己做零部件、做研发、做各类配套。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王越剑:我们举办产业链精准对接会,让这些“邻居企业”见个面,找到上下游合作伙伴,从而在这个“谷”里形成“链”,再形成“圈”,把产业“生态圈”变成企业需要的“朋友圈”。 目前,杭州已拥有视觉智能规模以上企业超过840家,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 视觉智能产业为什么在这里能够迅速起势?记者在杭州市科技局里看到这样两张图或许能够给出答案。让人很难想象的是,三年前,相对尖端的科研机构只有寥寥几家。而现在,这个数字变成了几十家,它们持续为视觉智能等杭州五大重点产业链提供创新支撑。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楼秀华:我们围绕五大产业链,创建培育了30家“概念验证中心”,主要是对产业链所需要的科技成果进行概念验证,致力于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能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眼下,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记者注意到,杭州的目标中有四个“超过”: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4%,技术交易额、新产品产值总和超过8000亿元,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