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创新呈现,成为文化消费新时尚,让人们得以寻非遗、赏非遗、感知非遗魅力。笔者以传统手工艺为例,试析“非遗+”形变而神不变的创新经验。 一是融合时代特征。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深度融合,才会活跃在日常生活中。非遗的发扬光大,需要非遗传承人不断创新求变,找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契合消费者的审美,适应市场需求,推动非遗生活化、产业化和时尚化,把“好手艺”变成“金饭碗”,通过独特的创意与巧思,开发出一系列非遗文创产品,让传统手工艺更加贴近生活,让非遗焕发出崭新而持久的生命力。 二是创新传承方式。掌握乃至精通一门传统手工艺并非易事,这些传统手工艺往往工序复杂、工艺繁复、要求严苛,并非一朝一夕能习得。例如,安徽泾县的宣纸生产过程包含100多道传统工序,没有多年积累难以掌握诀窍,没有热爱和敬畏难以坚持。传承人要敢于坚持所爱、耐得住寂寞,虚心学习、追求卓越,用精湛的技艺传承非遗之美。此外,传承传统手工艺也需要创新表达方式,可以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元素融合,进行“非遗+科技”“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跨界、跨域、跨行业探索,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三是增强传播效果。新媒体平台作为线上内容传播的重要渠道,拓宽了传统手工艺传播路径和营销渠道,也改变了产品形态。从售卖手工制品到利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艺术再创作,从手工制作的物质产品到视频形态的数字文化产品,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在“云端”得到拓展,制作过程从“幕后”被搬到“台前”,流量也反哺了传统手工艺传承。 四是顺应消费新趋势。当下,文旅深度融合,消费新业态、新趋势层出不穷,无论乡村还是城市、现实还是网络,都呼唤着非遗与当代文化共生的新场景,如非遗传承基地、传播基地,以及乡村非遗小镇、博物馆等,还有集市民休闲、游客参观、研学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非遗会客厅”。传统手工艺项目开始尝试功能转型,开发运营手工体验、研学体验产品和相关服务项目,积极传递手工艺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理念,让手工艺迈入了体验经济时代。 五是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不论是非遗保护传承还是非遗价值拓展,都可以与当地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趋势结合。如国家级非遗彝族(撒尼)刺绣,是流行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紧紧围绕当地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变迁,从完全手绣的日用产品到“半手工型”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适度简化手工制作程序、缩短手绣耗费时间,大大降低了绣品成本,拓展了这项手艺的生存空间,促进了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传统手工艺“非遗+”的创新实践,有力展示了非遗在当下活化与发展的前景,同时也有助于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康诗俊)